【编者按】本文转载于《陇南日报》2015.4.27第四版“副刊”。
黄立志和他的《西和方言词语汇释》
杨永青
常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确如此。清明节回乡扫墓,不经意间得到了原西和一中校长黄立志先生编撰的《西和方言词语汇释》一书,爱不释手,拜读再三。
黄老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曾有一段时间在兰州一中任教,并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1978年调回西和工作。黄先生的《西和方言词语汇释》由我省著名方言研究专家莫超教授作序,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由序言和上、下篇三部分组成,共56万多字,近500页。上篇汇释西和方言词语4570个,下篇汇释西和方言俗语2550余条。可谓丰赡,基本呈现了西和方言词语的全貌。音序列表规范,词语解释到位,文从字顺,言简意赅。他对西和方言的定位和音系描写相当专业,明确肯定“西和方言属中原官话之秦陇方言片”。是迄今为止,在研究西和方言俗语方面收词最多、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本书。
黄先生在上篇《引言》中全面简要地介绍了西和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及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人情世态和语言特点。系统准确地分析诠释了西和方言的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及单字音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突出了方言的一个“土”字。例如:西和人把我说成“俄euo”,我们说成“俄euo己”,你们说成“你子”、“你子的”、“他啊的”。这里说“打儿”,那里说成“瓦儿”,“打儿走个瓦儿”、“上岸走个下(ha)岸”。诸如此类,土得掉渣儿的话,该书中都阐释的一清二楚,一目了然。方言没有“土”性,就失去了方言的意义,半洋半土就是“中国的身材,外国的头———二转子”。
第二个特点是“真实”,“一是一,二是二”,“瞎(ha)是瞎,好是好”,老百姓咋样说的,就咋样反映出来,原模原样,原汁原味。不遮丑,不掩俗,不避讳,不避脏。有关生活与社交中的俗字脏字,大都收录其中。的确,既然是研究方言俗语,就应该是原原本本,实事求是。
在下篇俗语汇释中,它主要突出了俗语的通俗性、形象性。他说:“俗语是一种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群众中的定形语句。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比喻恰当,形象鲜明,往往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情世态,揭示人生哲理,概括生产生活经验,给人以教育和警示作用。”比如,“看我的把儿心疼地”,就是说小男孩听话、聪明,漂亮、可爱。不充分反映方言的真实性,就不能说明他的地方性、狭义性,也就不能突出它的特点。
还有很多歇后语、谚语、熟语、双关语。如熟语“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本是金圣叹的两句诗,运用莲子与“怜子”谐音,梨儿与“离儿”谐音的关系,既说明了莲子味苦,梨核儿味酸的自然性,又比喻父母疼爱儿女或儿女离别而感到悲伤与心酸。一语双关,恰当之极。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我虽然是个“画匠(qiang)娘(nia),会说不会画”,但也不能不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以我的角度看,该书还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与黄老先生商榷。一是不该用国际音标注音。因为本来是研究方言宣扬地方文化的通俗读物、工具书,又何必用国际音标呢。会读书的人不少,但真能读懂国际音标的不多。二是所收词条中使用普通话的不少,而收录的方言词重点集中在县城周围,四乡的不多。西和东西南北各偏远乡镇的方言都受所接壤的市县方言影响很大。常说“西和的俄己,礼县的鳌,甘谷的龟子,武山的曹”,就指第一人称各不相同。南路大桥、西高山一带人多带有武都与成县方言;北路长道大柳一片多带有礼县天水方言,很难表述齐全。另外,在某些字的笔画与声调编排上也还不尽如人意,如把“打”排在“大”的前面,不知何意?
总之,瑕不掩瑜。它像一缕温暖的春风和绵绵细雨悄悄洒进陇南这块丰润的土地,为研究发掘西和的地方文化奠定了基础,为推动西和乃至整个陇南地方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