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和一中“老三届”同学联谊会。佳节国庆、中秋月圆,能参加这个盛会,感到十分高兴。这是一个盛会,一个纪念会,这也是一个节日,一个师生怀道、同窗怀旧、朋友怀交的一个感人的节日。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三十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短暂不足道,但在人生一世之中却十分漫长,能够演出许多幕威武壮烈的戏剧来。我们当老师的这一辈已经演完了,你们当过学生的这一辈还在演,虽然为时已经不多,虽然个别佼佼者已经不幸英年早逝,卸妆退台,但经过三十年的悲欢离合,现在又欢聚一堂,叙旧聊天,回首往事,追忆故人,抒壮士英年之豪情,发慷慨报国之志趣,实在是一件快事。看到在座的各位,会内会外,或心有所思,情有所动,高兴时笑逐颜开,伤心处泪花飞动,说事业则英气焕发,望前程则心气平静,就知道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都为今天的聚首而年轻,而爽快,而欢欣鼓舞。
大家的高兴、激动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们“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你们已经为国家为民族,也为自己的教师、朋友和亲人完成了一份圆满的答卷。你们走过的人生步伐是那么坚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里程碑,没有哪一代人能够像你们一样有力地迈进了辉煌壮丽的中年。因为你们是“老三届”。
“老三届”,是一个中国现代史的范畴。
“老三届”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而有其固有的特质。它是既有别于知识分子阶层,又有别于工农阶层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的桥梁,是既具有丰富书本知识又具有深刻实践经验,而且把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一支当代社会力量。
新中国建立以来有三代知识分子。第一代是建国之前已经完成学业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他们在黑暗落后的旧中国成长起来,立志报效祖国,其中许多人冲破重重阻难从国外归来,但由于背负历史包袱,在新中国大多未被重用,因而忍辱负重,备受煎熬,历次运动中在劫难逃。今天已经衰老凋零,赍志以殁。第二代是建国以后在文革前完成学业的中年知识分子。他们在红旗下成长,所历劫难较轻,受到国家重用,在许多部门是所谓政治业务“双肩挑”的骨干,现在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代是后文革时期,即高考恢复以来完成学业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产物,思想新,观念新,价值新,知识新,行为也新,是社会的希望。从文革开始到高考恢复,16年中有一个知识分子的断代期。以老三届为代表的知识青年,正产生于这一时期。他们虽未能填补这一知识断代,但却实际上承担起了本应该由他们承担的社会职责。这一代人,同三代知识分子相比,不空谈,不尚虚,不唯书本,不唯古人和洋人,摆脱了知识分子的一些固有习气;与工农相比,他们有理论、有思想、有理想、有胸襟,摈弃了工农分子的许多顽劣飞气。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他们吃够了苦,经够了沧桑,获得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们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啃了不少书,在钻研了不少理论,得到了知识的武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他们比知识分子更加老练成熟,而比工农分子更加沉着厚实。
现在,以老三届为代表的知青群体已经陆续成为父辈,担负起了教育下一代的社会职责,任务是更加繁重了。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革时刻,这关系到中华民族今后的前途与命运,关系着国家的兴亡。社会的发展、改革、前进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谁也阻挡不了,但国家社会的团结稳定却是当今的第一需要。处于这一历史关头的老三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要以维护安定团结为己任,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与力量,承担起国家兴亡的责任,承担起培养造就下一代的责任,使我们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
作为老师,我们同老三届既是师生,又是战友。在这些老学生面前,老师的尊严已成过去,忘年的情谊已是主流。站在讲台上教训大家的时候,难免有过头的言行;同坐一席谈笑的时刻,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三十年岁月,一言难尽,数百个面孔,难以尽识。胸藏老窖卅年酒,心有灵犀一点通。长话短说,以诗作结,给诸位献词四首:
【一】
万派千流汇一堂,卅年往事忆同窗。
离情恰似春江水,共道衷心一瓣香。
【二】
三十年来是与非,苍黄风雨叹欢悲。
回眸已是征尘暗,寄老东山解甲归。
【三】
同窗共砚忆犹新,梦到当时笑语亲。
把手今朝双鬓染,相逢何处不春风。
【四】
不曾做梦到云霄,说到当年意气豪。
我辈名称老三届,泰山一掷轻鸿毛。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