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郝 爱 龙
(2012年2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县党代会、人代会及市委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全县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任务。后面,县委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将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总体要求、作出重要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用周书记讲话精神统领全县经济工作。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分析形势,增强搞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一)客观总结取得的成绩,发展态势好。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竭尽全力落实控物价、稳增长、保民生、促稳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发展快、支点实、变化大的特点。
“发展快”主要体现在“三个明显”上: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速,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二是工业经济明显壮大。实现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21.7%。大桥金矿浮选厂开工建设,与山东黄金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黄金资源开发和整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是财政保障明显增强。把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与积极争取资金、增加可用财力紧密结合起来,全县财政支出达到12.34亿元,剔除灾后重建因素,比上年增长28.76%,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支点实”主要体现在“三个坚实”上:一是项目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始终把灾后重建作为全县最大的项目来抓,采取超常规措施,狠抓项目进度、审计整改、设施配套、竣工验收工作,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以年初确定的61个重点建设项目和12件实事为重点,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149项,完成投资39.3亿元,同比增长21.7%。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6个,签约资金15.5亿元,到位资金6.5亿元。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迈出坚实步伐。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6.9%。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2个,减少贫困人口1.17万人。输转劳动力11.52 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64亿元。三是城乡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城南道路拆迁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区供水二期扩建项目建成投用,县城自来水严重缺水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完成各类新农村建设投资9954.07万元,集中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项目,九大新农村示范长廊建设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变化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持续”上:一是基础条件持续改善。改建通乡路58公里,完成通村水泥路18条82公里,公交枢纽站完成主体工程。城区10千伏开关站和35千伏崖湾变电所线路工程加快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梯田建设、土地整理开发、节水灌溉和集雨节灌、农村户用沼气等项目全面完成。解决了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各类造林3.86万亩。二是文明长廊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以深入开展“美在西和”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五化”工程,三条文明长廊建设、乡村卫生清洁和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民生事业持续进步。召开了全县教育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全面提高。文化广场基本建成,召开了首届“仇池文学艺术奖”颁奖大会,新编大型民俗秦腔剧《七月七》获得全省“红梅杯”戏剧大赛剧目一等奖,《西和乞巧歌舞》在央视播出。体育馆建成投用,成功承办了2011年全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县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1年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民政双拥工作成效显著,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建成13个乡(镇)惠农服务大厅,全年共发各类惠民资金2.75亿元。城南216套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城北186套保障性住房配售工作有序推进。深入开展“平安西和”建设,保持了全县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二)深刻分析存在的困难,发展压力大。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干成了一系列大事、好事,办妥了一系列急事、难事,纵向比有发展、有进步,但与全市其他兄弟县区相比,我县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发展中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从经济运行来看,破解“四大难题”、缩小“三个差距”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四大难题”是:一是产业转型难。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铅锌产业“一业独大”的特征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随着资源枯竭、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回落和生产成本过快上涨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受制于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刚性约束日益增强,产业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二是农民增收难。农业特色产业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财政融资难。由于税源不多,财源有限,县级财政收入仅占财政总支出的8.59%,随着国家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整增值税征收范围等政策的推行,将会造成相关财政收入减收。近两年上级财政新增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兑现落实干部职工津补贴、政策性招考录用人员工资和改善民生县级配套支出,一些建设项目地方配套任务大,全县用于发展社会事业的项目建设融资空间十分有限。四是物价调控难。受全国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物价总水平居高不下,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还面临着一定的难度。
“三个差距”是:一是综合工作上的差距。在去年全市考核中,我县综合考核仅排在全市第七位。全市22个单项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中,节能、旅游、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文明建设4项工作列全市倒数第一;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项工作列全市倒数第二;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国土资源、信访4项工作列全市倒数第三;全县仅有环境保护1项工作获得了全市第一名。与其他县区相比,我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二是发展后劲上的差距。我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随着灾后重建任务的完成和一批重大项目的竣工,要想保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如果不尽快争取新上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将会严重制约我县的长远发展。三是领导干部作风上的差距。个别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够,推动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尤其是在去年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上,工作标准不高,作风浮躁,行动迟缓,影响了全县整体工作成效。
这些困难和差距,既有新老矛盾相互交织的影响,也有政策效应和市场变化因素的叠加。我们只有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才能从变化的形势中更好地捕捉和把握机遇,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三)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发展机遇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面临着宏观形势多变、地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也蕴藏着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后发优势。
从外因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这“四个牢牢把握”和新十年扶贫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带来了更多更好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
从内因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的发展路子,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通过灾后重建,建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项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得到缓解,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为推进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十天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我县的区位劣势。
客观审视我县的发展形势,经济社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加快发展既有坚实的基础,更有难得的机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努力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上科学谋划全县经济社会新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县四大班子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工作要求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立足于建设“富庶西和、文化西和、生态西和、平安西和”的目标定位,锲而不舍地实施好工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城镇、新农村、交通、扶贫、教育、社会事业和平安西和创建“十大工程”,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22亿元,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增长48.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43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5亿元,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56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27元,增长17.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
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进一步增强投资拉动效应。
1、科学谋划项目。各乡(镇)、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大项目快发展、小项目慢发展、没项目难发展”的理念,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准确把握上级投资导向,找准县情实际与行业政策的对接点,有针对性地争取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上级规划“总盘子”和年度投资计划,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50亿元。同时,由发改局牵头,组织人事部门配合,3月份之前要举办1—2期政策学习培训班,邀请专家对有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既要学习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又要了解国家部委和省、市直厅局项目申报重点领域、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把握项目机遇,找准落实政策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把学习理解政策的过程转变为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扩大投资的过程。
2、全力建设项目。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72个重点项目和10件实事,继续严格实行“五个一”的项目工作责任制,集中精力实施好所有重点建设项目。特别是对已经批复立项的城南道路改造、避难广场及地下商贸城综合开发、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大桥金矿等一批过千万、上亿元的大项目,包抓领导和责任单位一定要靠实工作责任,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年内竣工投用。
3、严格管理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项目规范管理要求,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项目的同时,一定要按国家和省、市、县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严格管理好项目,抓好立项审批、招标投标、施工监理、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监管。
4、完善重建项目。要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后续扫尾完善工作进程,财政、教育、卫生等有关单位要积极向省市汇报衔接,努力争取国家财政解决已竣工学校、医院等灾后重建资金缺额,加快完成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所有项目在年内及早投入使用并发挥最大效益。
5、招商引进项目。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完善优惠政策,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和推介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和项目,寻求投资合作,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我县开发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效果。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要盯住不放,跟踪落实,力争全年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5亿元、到位资金11.3亿元。
(二)发挥优势抓产业,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1、全面加强“三农”工作。一要抓科技,稳定粮食产量。认真落实科技增粮措施,大力推广运用全膜双垄沟播、脱毒种薯、测土配方施肥、集雨节灌等农业实用技术,加快3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确保今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6万吨以上。二要抓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园、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打造一批基地面积达到千亩以上的专业村、万亩以上的示范乡镇。马铃薯产业上,全面完成何坝民旺马铃薯合作社万吨贮藏库群和马铃薯专业市场建设,加快苏合农兴、姜席绿源和永恒等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经济林产业上,要按照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的要求,以“清园、刨盘、施肥、修剪、除虫、涂白”等六项主要技术措施和“除杂疏密、人工辅助授粉”等两项辅助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应用“6+2”综合管理技术,不断探索以苹果、核桃为主的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苹果要以长道金圣果业公司为龙头,以大东梁万亩苹果基地为基础,新增面积0.5万亩;核桃以重点抓好西高山“双万亩”基地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科技化服务工作为基础,新增面积3万亩。中药材产业上,依托何坝和旺半夏专业合作社,建成半夏GAP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着力提升半夏的品质和产量。蔬菜产业上,要以大桥三乡2400亩设施蔬菜和城郊1万亩露地蔬菜两个片区建设为龙头,辐射带动,使全县蔬菜总面积达到4.28万亩。畜牧产业上,要以鸿汇、宏济、吉福等重点畜牧养殖场为依托,大力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年活动,积极引导走“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肉蛋奶总产量达到0.92万吨。在劳务产业上,加强技能培训,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和示范基地,提高输转劳动力素质和组织化水平,完成劳务输转11.82万人次,力争创劳务收入11.79亿元。在科技应用推广上,认真贯彻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发挥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大力推广运用适合在我县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确定农业科技工作项目、工作责任、工作措施,加强对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规划和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采取措施加强培训、交流和提高,进一步完善评聘机制,努力树立先进典型,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榜样作用,不断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三要抓规划,推进扶贫攻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抢抓陇南整体纳入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的历史机遇,着力抓好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汇报衔接力度,积极争取政策倾斜项目。高质量完成11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和3个易地搬迁工程,实现1.26万人稳定脱贫。四要抓提升,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以实施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县项目为载体,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整合力度,继续实施一批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项目,高质量完成29个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工程。巩固和深化“美在西和行动”成果,大力实施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和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等“四改五化”工程,使新农村试点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得到明显改善。继续深入开展政策、科技、法制、帮扶、健康、美德“六进农家”活动,抓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协作,严格按照评价考核指标,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确保顺利通过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验收工作。
2、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一要在高效生产上保增长。加强对现有工业企业运行的调度协调,密切关注铅锌、锑等有色金属市场价格变化和市场走势,认真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原料、资金、市场、电力等问题,确保现有重点工业企业高效率生产。落实支持微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帮助解决融资、土地等具体困难,促进微小企业健康发展。二要在抓建项目上增总量。大桥金矿、后川坝金矿等重点项目要力争年内建成投产。陇南瑞雪精淀粉有限公司马铃薯精淀粉水晶粉丝(皮)技改、花炮厂搬迁、青羊矿业铅锌选厂技改、华辰商贸公司铅锌浮选生产线技改、花桥尾矿库治理、润泉食品厂续建、羲乡果品蔬菜贮藏加工技改扩建等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三要在聚集发展上有进展。按照一个县一个工业集中区的要求,科学编制工业集中区规划,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项目支持。要积极争取项目,全面加快西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用地的平整及河堤、道路、桥梁、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落实好园区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入驻。四要在产业延伸上找出路。要抓住与山东黄金集团战略合作的机遇,加快黄金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努力做大做强黄金产业。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体系,采取参股、入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用最优势的资源,吸引国内大型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资源开发,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五要在节能降耗上促发展。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用水量下降9.2%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3、壮大发展第三产业。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按照“构建文化西和、打造文化强县,做大做强乞巧文化”的要求,全面启动、深入开展“五个一”和“两个三”文化旅游大建设活动。“五个一”即:演好一部秦腔剧——进一步完善打磨秦腔剧《魏孝文帝》,力争参加今年9月在兰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秦腔戏剧节演出并取得成功;编排一部歌舞剧——精心筛选谋划,编排并成功演出一部以乞巧为题材的歌舞剧;拍好一部电视剧——加强与周边兄弟县合作,拍一部以乞巧为题材的电视剧;办好一次节会——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高水平办好“中国·陇南(西和)第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开展“旅游形象大使”评选工作,充分展示西和独特的文化旅游魅力;争创一个称号——充分激发民间书画家的创作热情,积极把我县争创申报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两个三”,一个是,建好三座馆(室)——盘活现有资产,在晚霞湖建设一座乞巧民俗文化展馆;整合资源、高效管理、专人负责、多元运作、定期扩充,在石峡和姜席两镇各建一所高标准的中心图书室。另一个是,举办三个评选活动——深入挖掘乞巧民俗文化,以村为单位,在全县举办一次乞巧评选活动;充分发掘地方饮食文化特色,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一次乞巧之乡美食评选活动;深度开发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一次乞巧之乡刺绣评选活动。另外,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要全面加快《西和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开发建设详规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规划的修编完善进程,确保早日通过最终评定并付诸实施;进一步建设晚霞湖景区服务设施,加快扶贫示范园和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力争实现创建国家4A级景区目标;加强宾馆饭店管理,实现西和宾馆创建二星级目标,争取大哥大哥酒店及早通过三星级复核,深入开展星级农家乐评审,不断增强旅游接待能力;继续加大西和麻纸、仇池石、刺绣等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推介力度,努力提升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水平和层次,力争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文化局要全面完成文化广场建设,加快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并免费向群众开放,开工建设10个乡镇文化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积极申报为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要抓好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开工建设西和县物流仓储果蔬批发市场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综合培训楼项目,积极争取商务部县乡集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建设以奖代补项目。三要积极扩大消费。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扩大消费的有关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农超对接,促进城乡居民扩大汽车、通信、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经济增长。着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品出口企业,努力实现外贸创汇零的突破。
(三)坚持不懈抓基础,进一步改善区位发展条件。
1、全力推进交通建设。组建专门班子,全力做好十天高速公路的协调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好影响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等问题,为西和段的顺利开工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公交枢纽站、公用型汽车站、西高山至大桥和十里至洛峪花园公路改建工程进度,5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开工建设何坝至洛峪公路改建、西晒公路水毁维修和6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建成。
2、加强水利建设。将全县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全部纳入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建设规划,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集中配套建设、成片规模治理。论证争取跨流域、跨行政区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积极争取实施西汉水沿岸苹果基地节水灌溉工程,开工建设漾水河王川至十里段堤防及渠道衬砌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年内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6万亩、集雨补灌0.58万亩、节水灌溉0.6万亩,新修梯田3万亩,流域治理50平方公里,修建水源工程30处,解决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生态林建设2.5万亩、经济林基地建设7.5万亩,实施天保工程管护面积47.6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31万亩,建设绿色通道50公里,义务植树140万株。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专业造林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植树造林与荒山绿化。编制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争取年内启动实施。
4、加强电力通讯建设。开工建设35千伏鱼磨开关站至洛峪送电线路改造工程和西和至大桥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等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积极推进通讯网、互联网、电视网“三网”融合发展,完成10个空白乡(镇)邮政所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和邮政网络覆盖率。
5、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灾情隐患点排查,制定防治方案,落实治理措施。争取启动实施监测预警系统项目,建立健全预测预警、预防抗御、应急指挥三大机制,不断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四)重视规划抓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综合功能。
1、高起点抓规划。建设局要加快工作节奏,年内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北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评审,完成6个乡224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程序,强化规划审批,严格规划执法,严肃查处规划红线内未批先建、乱修乱建的行为。
2、高标准抓建设。重点抓好三大工程:一是城南道路改造工程。总指挥部要再接再厉,强化工作措施,按照“边拆迁、边建设”的原则,力争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城南道路改造建设拆迁任务,全面加快中山南路、仇池南路、滨河西路商业步行街及白冯街改造进程,年内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市政项目建设工程。民政局要切实加快避难广场及地下商贸城综合开发项目用地的拆迁征用工作,年内要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建设局要加快滨河西路、滨河东路建设进度,10月底前要建成投用。刚泰大酒店、城南加油站、城北果蔬市场、城北建材市场、商品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政务大厦、广电大厦、文化大厦、农业大厦、环保大厦、计生大厦要加快扫尾完善工作,及早投入使用,全面改善行政机关办公条件。三是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局要加快进度,在5月底前全面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城南供热站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城区供水扩建工程地下水部分(小麦水厂)项目,不断提高城区供水能力,保障用水安全。同时要切实加快推进以长道、洛峪2个省市示范镇为重点的5个建制镇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
3、高效能抓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美在西和”行动,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进一步提升文明长廊建设水平。由林业局和文化局牵头,有关单位和乡(镇)紧密配合,在隍城至晚霞湖公路、S219线西和段、县城至西武大桥公路三条长廊上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绿化、硬化、亮化、美化和净化工程,全面提升三条文明长廊建设水平。二是大力实施乡村卫生清洁工程。由各乡(镇)政府负责,重点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交通要道、农贸市场和建筑工地周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打造优美和谐、健康宜居的城乡环境。三是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县城。由爱卫办负责,县直各行政企事业单位配合,严格按照省级卫生县城检查评比标准,大力开展县城环境卫生清洁工程,全面彻底整治县城环境卫生,努力实现省级卫生县城创建目标。四是依法建立规范管理城镇的长效机制。由县城市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按照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局要切实抓好城区公用设施维修管护,同时要对东河桥、孟磨桥、文体街桥等城区6座大桥进行亮化;汉源镇政府年内要完成城区所有小巷道硬化任务,并进一步完善城区保洁工作机制,由养人向养事转变、由人扫向机械扫转变,通过减人增酬,全面提高城区日常保洁质量。两办和爱卫办要扎实组织好每月三次的干部职工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执法局和工商局要加大“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力度,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公安局和交警大队要充分发挥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的作用,全面抓好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营造畅通、有序、和谐的城区交通秩序。
(五)强化征管抓财税,进一步增强保障发展能力。
1、扩大财政运筹总量。由财政局牵头,发改、工信、农牧等部门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全县财源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绩效评价体系,着力建设一批生产效能好、财税贡献大的财源项目,进一步拓宽生财渠道。财税部门要牢固树立“抓大不放小”的征管理念,在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大建设项目纳税情况监管的同时,加强零散税收征管,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将税源转化为税收。要继续强化非税收入监管,严格落实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政策规定,强化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国有资产出租、出让、出售等收入的征缴。要认真研究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政策性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努力增加可支配财力。
2、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要科学制定财政预算,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在优先保障职工工资、民生支出、社会事业和县乡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与各部门协作配合,整合财力和专项资金抓建一些夯基础、利民生、管长远的大事和实事。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从严控制各项支出,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各单位参加各类节会、培训必须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同意;召开的二、三类会议,一律不准合影、发文件袋和笔,严禁发放纪念品;各单位购置车辆必须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超过使用年限、修理费开支很大的车辆必须予以报废,防止带病运行、增加行政成本和安全风险;要进一步压缩接待费用、下决心降低接待标准,县内所有接待原则上一律使用中低档本地烟酒,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3、进一步加强投融资工作。全县各金融部门要用足用活国家的各项投融资政策,积极支持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和微小企业发展,努力增加信贷规模,提高融资保障能力,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六)满怀深情抓民生,进一步提高共建共享水平。
1、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一要深入推进教育强县战略。新建二中、汉源初中、永丰小学、西和一中、城南幼儿园等在建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秋季开学前全面建成投用,县特殊教育学校、9所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和2所学校教师周转房工程要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建设教育大县、教育强县。二要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卫生部门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健全城乡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加快县医院门诊大楼、中医院和妇幼保健站综合业务楼扫尾完善进度,确保年内投用。积极争取实施全国乡镇卫生院供水和环境卫生设施改善试点县项目,深入开展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三要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人口委要指导各乡(镇)扎实开展好“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全面提升县乡计生服务站所的服务能力,深化“生殖健康进家庭”行动,积极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县和优质服务县。四要加快发展体育广电科技等事业。体育局要大力普及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利用体育场馆,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广电局要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00户,安装1.32万套(户)“村村通”设备,积极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科技局要进一步推进科技项目建设,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扎实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县志办要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县志编撰工作,力争年内印刷出版。五要加大惠农资金落实力度。财政局和农办要全力加快标准化财政所及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工作进度,年内实现各乡(镇)标准化财政所和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全覆盖。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坚决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2、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为60岁以上农民按时发放养老金。大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改革,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和残疾人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各种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复转退伍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促进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加快进度,全面完成城南216套廉租房建设和233户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协作,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向人民群众承诺的10件实事。全社会要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扶贫济困活动,努力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新成果。
3、重视加强社会管理。一是加强物价和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发改、物价、工商等部门要相互配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冬春蔬菜储备制度,采取措施保持全县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食药监局要抓好食品药品质量监管,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二是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平安西和”建设,公安机关要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侦破、追逃和“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加强与各乡(镇)和林业等部门的配合,全力做好禁种铲毒工作。严厉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尤其要加大对赌博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重点人群、复杂场所和虚拟社会的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全面深化“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机关”创建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司法部门要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和管理,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三是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围绕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劳动保障、涉法涉诉、环境保护等重点难点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解处置机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千方百计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四是有效做好信访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提升信访工作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机制,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五是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按照县委安排,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宣传政策、督促落实,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办好实事、帮助脱贫,理顺情绪、化解纠纷。要严明纪律,强化督查,严格考核,确保联系群众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六是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响应迅速、处理高效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风险控制、应急救援和保障水平。七是强化安全生产。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突出抓好非煤矿山及尾矿库、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深化改革抓开放,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活力。
1、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一要着力推进农村改革。林业局要指导各乡(镇)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省市安排6月底前完成“回头看”活动,完善配套政策,巩固改革成果,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农牧局要按省市要求,全面完成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农经等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扩大农村土地流转试点范围,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二要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财政局要进一步完善综合预算,加快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在全县逐步建立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今年要力争将三分之一的县直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范围。三要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全社会节约水资源。四要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五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乡(镇)、各部门要继续以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有关乡(镇)和部门要热情服务,密切配合,一站式办理,全过程服务,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政府工作人员克拿卡要,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六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察工作。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项目台账,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抓好整改落实,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方面的审计监督工作。加大对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使用效益方面的重点审计监督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加强对惠农资金、扩大内需、政府性债务、灾后重建项目决算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审计,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走出去,热情请进来,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习考察活动,把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和发展举措引进来。借助各类大型会展,开展区域合作交流,扩大西和对外影响。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合作,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要抓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积极研究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方式和办法,扩大利用外资、招商引资的规模。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
(八)突出特色抓亮点,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今年集中力量精心打造10类18个科学发展示范点及39项由乡(镇)和部门创建的特色亮点工作,并将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县级领导、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各县级包抓领导、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示范点和特色亮点工作创建在全县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到领导力量向示范点整合、政策向示范点倾斜、资金向示范点集中,把行政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创建标准,规范创建程序,完善创建内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地全面推进示范点创建工作,真正建成一批“县区树标杆,市内创一流,省内有影响”的精品示范点,推动全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需要强调的是,今年要进一步加强项目整合力度,集中力量打造精品亮点,所有项目在实施前都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不允许部门自行操作、擅自决定。
同志们,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永葆发展激情,鼓足发展干劲,凝聚发展合力,奋发有为,拼搏进取,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扎实的工作和突出的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