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内地形复杂,光热充足,为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区有林地面积1758.3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3%,森林覆盖率为39.9%;自然生长的树种多大1300多种,其中珍贵树种52种;境内生息着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20多种;有中药材1200多种,历史上总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最大出口量占全省90%左右;还有银耳、木耳、香菇、猴头、薇菜、厥菜等100多种食用菌和山野菜。
据调查,区内有种子植物约140科820属2500多种,?5个类型25变型。其中以菊科、蔷薇科、禾本科、毛莨科、百合、豆科、唇形科、忍冬科、兰科等种类居多,且以北温带分布型为主。种子植物中有裸子植物?科15属40种,种子植物134科805属2460种。各种温带分布的属约占总量的71%以上,热带亚热带属约占25%,中国物有属约占4%,木本植物约占总种数的50%左右,其中温带成分几乎包括了甩的有木本属。在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有15科134属290种,双子叶植物119科671属2170种。植物区系的特征为:温带成分是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温带区性是西部、中部、北部、东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面部地区有相当成分的热带亚热带种类,体现了由亚热带向暖温带植被过渡类型。由于本区所处地理位置为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变,山体高差悬殊,植被成分交替分布,地理成份复杂,交汇性和过渡性是植物区系的最显著特征。区内古老植物和孑遗植物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表明了植物区系起源的古老性。
区内林业用地面积为1349.3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67.30万亩(天然林293.60万亩、人工林173.7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34.68%;灌木林地528.90万亩,占39.20%;疏林地98.30万亩,占7.29%;成林造林地17.50万亩,占1.30%;活立林蓄积量1988.23立平方。森林覆盖率39.9%。
林业用地按权属分,国有432.7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2.07%(集体916.60万亩,占67.93%。国有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27.40万亩(天然林187.80万旋转、人工林39.60万亩);灌木林地136.30万亩;疏林地26.20万亩;未成林造林3.80万亩;无林地(宜林地)39.00万亩。集体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39.90万亩(天然林105.80万亩)、成林造林地13.70万亩林地(宜林地)198.30万亩。
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54种,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有珙桐、光叶珙桐、南方红豆杉、银杏、水杉、独叶草等。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1种,有秦岭冷杉、麦吊云杉、香果树、核桃、红豆树、红椿、独花兰、白豆杉、金钱松等。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7种,有紫斑牡丹、四川牡丹、黄连、领春木、华榛、天麻、八角莲、玫瑰、刺五加等。
省级保护植物17种。
本市辖区均属于陇南山地动物地理范围,地处世界动物区系的西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地段,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本市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岷山山系的余脉从本市的西南侵入,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从550米到4150米,相对高差多在500—1500米,坡度多在35度以上,开成悬崖千仞,齐峰异石,山大沟深,峰峦迭障、犬牙交错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由于在自然地理和动物地理以及地形上的特殊地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据初步调查,有陆生动物约28目91科(亚科)430种。其中:有兽类动物7目28科80种,有鸟类动物16目43科280种,有两栖类2目8科30种,爬行类动物3目(亚目)12科(亚科)40种。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4目8科70种。昆虫类有24目230科2150种,蜘蛛类31科(亚科)200种。
重点保护的森林动物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绿尾红雉、金钱豹、梅花鹿、金雕、蟒、黑鸛等10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黑熊、林麝、马麝、毛冠鹿、水獭、大鲵、蓝马鸡、红腹锦鸡、中白鹭、灰鹭、棕熊、大灵猫、鹰科15种、科等近60种。
省级保护动物:秦岭雨哇、岩鸽、狼、犲、岩羊、花面狸、北方山溪鲵、雉鸡等1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