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您的位置:西和县第一中学>>>教改科研>>>【教育教学论坛】>>>文章阅读
 
本 类 热 点
  【经验交流】“中途接班”的英...
  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
  【教学随笔】关于电势差与电势...
  【教学随笔】课堂“教学相长”...
  【经验交流】历史教学中的几点...
  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
  努力做一名学习型、思考型的班...
  【教学质疑】《屈原列传》教学...
  宏观着眼 微观着手:高考与高...
  【经验交流】新课程语文教学的...
用对比的方法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小说 [魏泽民]

双击滚屏 【 字体: 】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研究》2011.5 时间:2011-9-29 点击次数:102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语文教学研究》2011.5(总第65期)


 

用对比的方法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小说

 

甘肃陇南西和一中  魏泽民  18993903815   742100   E-mail:[email protected]

 

 

 【摘要】鲁迅小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对比分析来解读鲁迅小说,揭示其深层意义,进而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小说,探究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进而激发学生热爱鲁迅作品、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鲁迅小说;对比法;解读

 

如何解读和赏析鲁迅小说,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要解读和赏析先生的小说,就要把握其艺术特征。鲁迅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著称,笔者以为,所谓“表现的深切”,是指反映生活的深度和作品的思想意义;所谓“格式的特别”,则是就其艺术风格而言的。先生的小说几乎是篇篇佳构,字字珠玑,妙笔生花,各呈异彩。然而,对比手法始终贯串其中,是最常用的表现技法之一。

为探究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意义,笔者拟从人物、场景、情节诸方面对比分析,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人物的对比

(一)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

社会的立体构造使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中,而高下不一的社会阶层又决定了人的社会心理和其他社会属性以及部分自然属性的变异。先生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在其作品中充分表现了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不同心理特质。《一件小事》就写了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一个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我”,一个是靠出卖血汗为生,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社会层次的高下之别,决定了二人道德水准的不同。作家把这两个人物用“撞人”这一极普通而又极富典型意义的细节联系起来,通过两人对被撞老太婆的不同态度的描写,对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两个人物作了对比:“我”认为“我们”不必多事,自找麻烦,可以一走了之;车夫却不理会“我”,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毫不踌躇地向警察所走去。两个阶层,两种人物,两种态度,两种行为,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一对比,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车夫”的形象“刹时高大了”许多,并对“我”形成了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我”皮袍下藏着的“小”来,这个“小”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私、怕事,还有缺失了的勇气和责任心。这就是对比艺术的效果。

(二)同一人物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对比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可以造就不同性格的人物,就是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时代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故此,作家往往在人物身上显现时代的影子,用具体人物的具体生活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故乡》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作了鲜明的对比:少年闰土: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头戴一顶小毡帽,紫色的圆脸,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握着一柄钢钗,时刻准备刺向正在咬西瓜的猹(查看《故乡》)。站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十年后的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却已经灰黄,而且增加了许多很深的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雕刻一般。眼睛也象他父亲的一样,周围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拿一个纸包和一个长烟管,手则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见了“我”,也老爷长老爷短的,完全成了一幅石雕,一个木偶。

身高变了,脸色变了,神情变了,毡帽变了,手里拿的也变了……一切的一切都变了,唯有其名字未变。二十年,一个多么漫长的时代!从这个“变”字上,我们可以窥见闰土在这些年来所遭受的生活的煎熬和不幸,以及造成这种不幸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令人想到这二十年来帝国列强的侵害、封建主义的剥削以及由此导致的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的愚昧、精神的僵死,还有封建意识尤其是等级观念所造成的中国农民精神上的重负,尤其是多子、饥荒,苛捐杂税和兵、匪、官、绅的侵夺等等给农民带来的时代苦难。一连串的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把一个活泼多识的少年英雄揉搓成了一个麻木痴呆的木偶石雕。少年英雄,木偶石雕,多么鲜明的对比!先生正是巧用对比,对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同一人物作了巧妙地剖析,才使作品产生了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再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的对比描写,艺术效果和社会效果也颇佳,在此不再赘述。

(三)同一人物不同层次的属性之对比

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二重性,或者说具有天使和魔鬼二重属性,但因其各自表现的时间地点不同,显隐程度不同,层次高度不同。通常表现出来的是浅层次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只有条件具备到足以诱发深层次属性时,深层次属性才会表现出来。

在通常情况下,人的同一层次和相邻层次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交织在一起呈模糊态表现着的。一般地讲,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表现得越丰富,层次越深,人的本质就体现得越全面,越充分。也唯其如此,作家们们才特别注重对人的属性的层次性的研究和描写,力求在更深广的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人的本质,写出活生生的人,使文学更多地带上人学的色彩。《狂人日记》塑造的“狂人”,其层次性就极为丰富。狂人作为有“迫害狂”的精神病患者,先生首先抓住了这一人物最表层的属性—— 狂态。这种狂主要体现在狂人的恐惧、多疑、敏感上,时而直言,时而疾呼,忽而大笑,忽而怪问。其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带着狂态,出现在读者面前的首先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狂人之狂既有社会属性的特征,又有自然属性的特征。因为究其病理,乃是精神分裂,神经错乱而导致的行为失常,语言失态,这是生理现象,属人的生物属性。但究其病因,乃是“迫害狂”。迫害者谁?是制度,是文化,是标榜“仁义道德”的那个社会。故此,狂人之狂就不能不带上社会的政治的伦理的阶级的乃至经济的烙印。就是说,在同一层次的某一质点上,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交织在一起表现着。

然而,作家并不以描写一个精神病患者为目的,重点是挖掘深埋于狂态之下的更深层次的属性,这就是狂人认识之深刻和觉醒后斗志之高亢。

狂人尽管狂,但他也知道“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的道理,他对“仁义道德”社会的洞察,对“吃人”历史的研究,正表现了狂人的清醒。狂人知道自己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得罪了“古久先生”,而“赵贵翁”之流又是“古久先生”的同党,所以也敌视他。这说明狂人已清醒地认识到封建势力是如何互相勾结,盘根错节,共同对付封建叛逆和反封建志士的。

不仅如此,狂人还发现了封建卫道士“吃人”的“老谱”。尤其重要的是,狂人经过对封建制度和封建历史的悉心研究,在那没有年代的历史上,满纸歪歪斜斜地写着“仁义道德”的字里行间,发现全都写着“吃人”二字。几千年的文明史原来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彼时彼地,还有谁比狂人更清醒,认识更深刻呢?

也不仅如此,狂人的斗志是高亢的,他还要努力去劝转那些“吃人”的人,因为他相信,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的。

至此,作家已发掘出了狂人的全部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发掘出了其最深层次的内涵。这,主要是社会人的社会属性。但更妙的是,即使如此,作家也没有忽略对狂人表层的狂态描写,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仍巧妙地黏合在一起,水乳交融。

作家构思的绝妙之处就在于通过狂人浅层的狂态与深层的清醒之间的垂直换位和相邻层次属性的水平移动的描写,把表层与里层焊接在一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黏合在一起,用狂人的狂言狂态对“吃人”的封建道德、封建文化和封建社会提出了强烈控诉,向昏睡百年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向世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再如阿Q,这一形象的层次也非常丰富,性格更加复杂。先生对阿Q身上不同层次属性的对比描写,突出了革命要教育农民,疗治病毒,唤醒灵魂的重要性,也突出地表现了投机家们是如何利用农民的弱点把阿Q们赶出革命的大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幸。

 

二:情节的对比

在双线结构的小说《药》里,作家通过明暗两条线索将人物和事件进行对比,在塑造形象,揭示主题方面取的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我分四点论述。

()买药和卖药的对比

买卖的对比,实则是形象而深刻地将下层群众的善良愚昧、迷信落后跟封建势力的凶残贪婪、蛮横狂妄进行对比,卖者不但对革命深恶痛绝,对革命者凶残至极,而且还要将革命者的肝脑血浆卖成白花花的银子,恶而狠,凶而贪。买者则因爱子心切,迷信愚昧,麻木不仁,反将为本阶级的自由解放而献身的革命者的脑浆拿来作医病的良药。这一对比,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深刻揭露了封建势力是如何镇压革命、愚弄百姓的,也从而说明,群众肉体上的痛苦存在,精神上的病毒更深,他们的灵与肉都被封建主义的病毒致残。而对革命者来说,疗救群众的精神病毒尤其重要、迫切。这一对比描写,也从而说明,鲜活的血浆并不能救治麻木愚昧的国民,不是良药;只有唤醒民众,振其精神,才是救国救民的良药。这是买卖对比的艺术效果。

()吃药与议药的对比

小说描写吃药的情景道:“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儿,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理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地拗开了,焦皮里面窜了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馒头。—— 不多功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一家人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人血馒头上,吃了它,新的生命就会“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主家对人血馒头的疗效是深信不疑的,那么,茶客们呢?请看下面的描写: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年青人都附和着康大叔的话。

主与客,吃与议,吃药前的希望与吃药后的失望,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一对比,群众的精神病毒之深便显露无遗了。

()华大妈上坟与夏四奶奶上坟的对比

华大妈在右边(穷人的坟)新坟上排出饭菜,哭过亡儿,化过纸钱,呆呆地坐在地上。夏四奶奶见到华大妈后“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惭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死刑和痍毙者)的一坐坟前”。

一样的穷苦(一个坟在右边,一个衣衫褴褛),一样的命运(都是老年丧子),一样的行为(都是去看儿子,送饭菜,化纸钱),却显出两种异样的神情:华大妈呆痴、茫然、惆怅、无可奈何;夏四奶奶则踌躇、羞愧、脸色惨白,觉得不敢见人。

上坟时神情的对比描写,反映出两位老太太对各自儿子所遭不幸的理解和态度:华大妈心中没有让儿子吃人血的愧疚感,只有吃药无效的失落感;夏四奶奶心中也没有因儿子革命而牺牲的自慰感,只有儿子被官府所杀的羞愧感,这就反映出群众对革命的理解和对革命者的态度。

()夏瑜之死和小栓之死的对比

这实际是两种药效的对比。夏瑜寻求救国救民之药,华家寻找救子传宗之药,但两种药都无效,两个人都死了,死在了那个万马齐暗的时代,倒进了历史的长河里,却没有掀起吞舟巨浪,甚至连死水微澜也没有。中国,依然是死水一潭。尤其巧妙的是,救子者竟以救国者的血浆为药,而当事人竟不以为错,真乃痛煞人心也!但是,两人的死毕竟不同,一个为国事而死,被反动派杀死,死得其所;一个为苟延无谓的性命,吃药无效而死,死得可怜可悲;一个为推翻满清,救民水火,实现民主共和而献身,是被封建主义的钢刀所杀;一个死得默默无闻,不异腐鼠,死于迷信和愚昧,是被封建愚民术这把无形的软刀所杀;一个死得重于泰山,一个轻于鸿毛。二人死的方式不同,意义迥异。唯其如此,坟头的景象才会异样,作品也才显出了点亮色。

在这一对比描写中,作者突出了夏瑜坟头的花环,点出了作品思想意义:鲜血不会白流,革命后继有人。

 

三:环境的对比

()不同环境场景之对比

人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之中的(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的活动可以影响环境,改变环境,而环境又会把人对它的作用和影响反馈到人身上来,从而影响人,也改变人的某些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与环境在格调上是统一的。当人与环境不相适应时,人性就会被扭曲,性格就会被改变。正是缘于此故,作家们才在自己的作品中特别注重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描写。

《故乡》中写迅哥儿和闰土在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看到的景象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猹咬着西瓜,獾窜于胯下。少年英雄手握钢钗,待要刺下。海边有的是红红绿绿的贝壳,潮汛时又有许多跳鱼只是跳。

海边的五彩贝壳,西瓜的危险经历,少年的英雄侠气,蓝天中高悬的圆月,构成了奇特而美丽的梦境,诗境,而活泼多识又单纯的孩子就成了活动于其间的人物。晶莹透明的梦幻境界感染着孩子们晶莹透明的灵性。轻松、舒适、自由、宜人的环境场景,养成了孩子们博识、纯洁、豪侠、自由的天性。人与景,情与境是如此和谐、格调是那样的明快。

可是二十年后的一个深冬季节,“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乌乌地响,从船缝中往外一望,苍黄的天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阴晦的天气,嗖嗖的冷风,苍黄的原野,萧索的荒村,到处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生机,流露出一种低沉黯淡的哀伤情调。这不仅是对景物的逼真描绘,也是人物的感受,还融进了作家的主观情愫,以及时代的影子。

回忆中的“故乡”,与“我”看到的“故乡”,景象迥异,判若两界,这主要是生活感受不同所致。 “我”在这些生活感受和社会体验的对比中,自然会从心灵深处升华出一个更加理想的“故乡”,这个“故乡”不会再“隔膜”,不再会是“辛酸辗转”和“麻木”地生活的“故乡”,而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精神的故园。

这样看来,作品中“故乡”的寓意就有了三重境界:童年的故乡,那是儿时的美梦;看到的故乡,那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人未死,梦犹在,“我”还在苦苦地追寻,追寻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记得普瓦利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鲁迅也一样,他也在怀着永恒的乡愁,为自己,也为同胞寻找着家园——一个精神的归宿。

在这个意义上讲,“故乡”就不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也是“我”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精神理念。这一意义也是通过回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的对比描写表现出来的。

 ()同一环境场景下不同人物之对比

同一时刻,同一景象,不同的人物也有不同的感受。《祝福》中是这样写阔人们祝福的气氛和景象的:听到的是近旁极响的爆竹声;看到的是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夹以团团飞舞的雪花,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拥抱了全市镇,就连“天地圣众们也在歆享了牺牲和香烟”之后,“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

此时的祥林嫂,则在终极恐惧的压力下,手提竹篮沿街乞讨,以既想见到阿毛,又怕被锯锯开分给几个男人的矛盾心态,悲残地倒在大雪之中。阔人们祝福的爆竹声成了葬送这个“不贞不洁”的妇女的爆竹声;阔人们祝福的袅袅香烟,辉煌灯火,也成了葬送她的香火;为阔人们昭示来年幸福的瑞雪也成了吹灭她这盏莹莹如豆的残灯的暴风雪;而在享用了阔人们供奉的牺牲和香烟后在空中蹒跚,准备为阔人带来来年福祉的天地圣众们则成了勾走祥林嫂可怜灵魂的无常。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氛围,有人祝福来年,有人惨死在即。这一对比,就揭示了主题,展示了礼教吃人的本质。

 

参考书目:

1.《鲁迅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社)

3.《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

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央编译出版社)

⒋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必修)《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魏泽民  
审核:xhyz.edu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甘肃省西和县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西和县汉源镇文园新村    邮编:742100    电话:0939-6627904
网站维护:西和一中教育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